山茱萸的栽培技術(shù)要點與主要管理步驟

2024-05-18

山茱萸的選地與整地

一、選地與整地

山茱萸育苗地宜選背風(fēng)向陽、光照良好的緩坡地或平地。以土層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濕潤、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,酸堿度為中性或微酸性的地塊為好。入冬前深耕30~40cm,后整細耙平。結(jié)合整地每畝可施腐熟廄肥2500~3000kg作基肥。播種前進行一次整地做畦。

由于山茱萸種植多為山區(qū),在坡度小的地塊按常規(guī)進行全面耕翻;在坡度為25度以上的地段按坡面一定寬度沿等高線帶墾。在坡度大、地形破碎的山地或石山區(qū)采用穴墾,其主要形式是魚鱗坑整地。

山茱萸的繁殖方法

二、繁殖方法

山茱萸以種子繁殖為主,少數(shù)地區(qū)采用壓條繁殖和嫁接繁殖。種子繁殖可以冬播或春播。催芽種子春播,鮮籽于初冬播。在春分前后,將已催芽的種子播入整理好的育苗地。按25~30cm的行距開溝,溝深3~5cm,播幅7cm,均勻撒播,覆土耬平,稍鎮(zhèn)壓,澆水覆膜或覆草。10日左右即可出苗。冬播于翌年春出苗。每畝用種量30~40kg。

關(guān)于更多山茱萸的繁殖問題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出參閱《山茱萸繁殖方法:壓條、扦插、嫁接和種子繁殖》一文,這里不再贅述。

山茱萸的田間管理

三、田間管理

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4-5次;5、6月增施過磷酸鈣,促進花芽分化,提高座果率,冬季增施臘肥,亦能平衡結(jié)果大小年差異。夏季培土1次,以防倒伏。幼樹高約40-60厘米時,2月間打去頂梢,選留3-4個主枝,再在職主枝上選留3-4個副主枝,形成自然開心形。

更多更具體的管理技術(shù)與方法,請點擊參閱《山茱萸田間管理的內(nèi)容與技術(shù)要點有哪些》一文。

四、采收、加工與貯藏

當山茱萸果皮呈鮮紅色,便可采收。一般成熟時間為10~11月。果實成熟時,枝條上已著生許多花芽,因此采收時,應(yīng)動作輕巧,一束束地往下摘,以免影響來年產(chǎn)量。

將采摘的果實除去其中的枝梗、果柄、蟲蛀果等雜質(zhì),將果實倒入沸水中,上下翻動10mm左右至果實膨脹,用手擠壓果核能很快滑出為好,撈出去核。采用自然曬干或烘干干燥。

干燥后的山茱萸包裝后宜置陰涼干燥的室內(nèi)貯藏,同時應(yīng)防止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的危害。在貯藏過程中要定期檢查,既要防止受潮,但也不宜過分干燥,以免走油。一般貯藏溫度28℃,空氣相對濕度70%~75%,商品安全水分13%~16%。

與《山茱萸的栽培技術(shù)要點與主要管理步驟》相關(guān)的文章:

熱門文章